明著名書法家張瑞圖,任上退位,歸隱田園,酷愛大山游,一日,他興致勃勃地來到偏遠山區小鎮,在一個小山村觸景生情,欣然留墨“飛香騰水”。這個小山村就是福建省安溪縣藍田鄉烏殊村。
這個偏遠的小村莊因為地處深山、交通不便,鮮有人知,致富路艱辛。2017年12月,福建煉化公司派駐安溪縣藍田鄉烏殊村第一書記蔡秋榮的到來,用實際行動悄然給這個小山村換新裝。
兩年多來,烏殊村的扶貧工作成效顯著,共開展21個扶貧開發項目,協調到位資金1100萬元。2019年烏殊村榮獲福建省省級“美麗鄉村”、省級“綠盈鄉村”和縣級文明村,2019年烏殊村的“支部共建、結對助學”主題黨日活動也被安溪縣委組織部獲評為“十佳主題黨日”,2019年12月,泉州市紀委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中,推廣烏殊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學習強國”平臺刊發文章推介該經驗做法。
腳步丈量民情,實干幫扶脫貧
烏殊村位于藍田鄉西北部,與長坑鄉玉湖村接壤,距離安溪縣城85公里,全村187戶987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0戶33人(其中國定3戶7人,省定7戶26人,低保戶12人)。
自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蔡秋榮積極奔忙于烏殊村扶貧工作第一線,始終心系幫扶群眾,經常與村干部和建檔立卡貧困戶促膝長談,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和急需解決的困難。“為了解村情民意,蔡書記走遍烏殊村的山山水水,經常走家串戶,真正是用腳步丈量民情”65歲的村支書王春土感慨地說。
通過調研,他與村“兩委”成員一起制定“打造美麗鄉村,助推鄉村振興”的扶貧工作計劃,努力把民生福祉落在村民身上,讓村民真正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國定貧困戶王財火因妻離子亡致使精神失常,獨居偏僻一屋,沒水沒電,沒門沒窗。他家臨近一個池塘,以養鴨為生,與雞鴨同住,戶外燒柴做飯,時常斷糧。蔡秋榮看到這個情況后,暗下決心,一定幫忙改變其生活狀況。現今,房子修繕完成,門窗安裝,通水通電,獨建一房,生活也有保障。
王振揚家是因病致貧的國定貧困戶,其妻李菊芳身患乳腺癌,高昂的醫療費用讓這個家庭不堪重負。為鼓勵其勇敢積極應對困難,蔡秋榮不斷奔波在縣扶貧辦、縣扶貧協會、縣婦聯等部門,積極溝通協調,為其爭取相關政策支持。2018年3月24日福建煉化公司總經理辦公室黨支部與王振揚之女王秋燕結對助學,承擔其上學所有費用,王秋燕不負眾望,在2018年中考時,以藍田鄉第二名成績考上安溪銘選中學高中部。福建煉化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顧越峰多次去她家看望,詳細詢問一家生活情況,并把愛心助學金送到王秋燕手中,鼓勵她要增強信心,好好學習。王秋燕爺爺王和平含著熱淚,雙手捧握著顧書記的手一直說著感謝的話語,讓人動容不已。
“蔡書記來烏殊村扶貧的時候,他的女兒還未滿一周歲,他這兩年多的心血全部都放在村子的建設發展上,他經常帶著烏殊村的孩子去參加文體活動”村委李寶珠說。
踐行初心使命,補齊發展短板
烏殊村位于藍田水庫上游,曾經水患災害嚴重,嚴重影響周邊村民安全,沿岸的農田也無法耕作,2016年的“莫蘭蒂”臺風更是讓村民苦不堪言。蔡秋榮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帶領村干部開展河道整治工作,歷時兩年,2.5公里的河道已經清淤筑堤,徹底改變河道臟、亂、差亂象,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生態”的愿景。
烏殊村地處藍田鄉西北方向,毗鄰安溪縣長坑鄉玉湖村。到任后,蔡秋榮得知長坑鄉將開展梅列高速路出口建設,他積極推進烏殊村至長坑鄉玉湖村的公路建設,多方籌措資金,聯系協調解決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歷經一年半,通往長坑鄉的2.4公里交通公路全面完工,這條公路也是打通整個藍田鄉北大門的重要工程,隨著長坑鄉梅列高速出口建設,烏殊村將從天塹變通途,距離高速路出口從45公里縮減為10公里。
大山深處,扶貧是一場硬仗、惡戰。烏殊村大部分人以茶為生,茶山陡峭,遇到下雨天,行車極其危險。為改變這一現狀,蔡秋榮帶領村干部開展茶園機耕路建設,從測量、設計、投標到施工的每個環節都嚴格要求。2018年4月份,交通局抽芯檢測路段符合質量要求,贏得了老鄉們的一致贊譽。
兩年多的扶貧時間里,烏殊村相繼完成了7.2公里道路建設、800畝土地整理、亮化工程、飲水工程、綠化美化、全村廣播、橋亭建設、人居環境提升、文體活動中心等項目,烏殊村的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提升,村容更整潔了,村莊更美了,村民心里笑開花了。
“村里僅有三十幾盞照明路燈,而且許多盞還被雷擊壞掉,村民夜間出行不便,蔡書記帶著村干部到安溪縣扶貧辦匯報申請,終于把全村的路燈都建設好,現在大家晚上出行都很方便,很安全。”村民王寶山是說。
帶動產業升級,踐行消費扶貧
產業強起來,致富路更寬。為發展烏殊村的產業,蔡秋榮帶領村干部鍥而不舍地探索,2019年,根據烏殊村沙土壤特性,他引進了高山蜜薯,免費瓜苗發放給村民種植,并邀請福建省農科院的專家到村指導。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高山蜜薯為村民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貧困戶的腰包也鼓起來了。
烏殊村的農特產品都是綠色、原生態,但因藏在深山無人知,讓人甚是嘆息。為此,蔡秋榮積極踐行消費扶貧,依靠福建煉化公司的企業資源優勢,搭建貧困村農特產品銷售平臺,舉辦“福建煉化公司對接安溪縣建檔立卡貧困村農產品展銷活動”并建立銷售渠道,定期將貧困村農特產品銷往公司及社會。在公司領導和公司工會的鼎力支持下,貧困村的農產品得以源源不斷出售,在兩年多時間中,福建煉化公司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85.8萬,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16.3萬。
駐村兩年多來,蔡秋榮把烏殊村當作家,在各級領導和部門的指導支持幫助下,烏殊村的村兩委班子獲評藍田鄉“好班子”,村干部干事創業激情高昂,村莊更加清潔干凈,成為實至名歸的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