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走在廣西桂林市雁山區雁山鎮莫家村村頭,連片的魚塘上一臺臺增氧機不停歇地運作,工人們正忙著投喂飼料。成群的魚兒聚集在水面,時不時有魚兒歡快的躍出水面,一派熱鬧景象。
“我們村地處漓江支流相思江畔,水網密布、水質清澈,很適合發展漁業養殖?!贝妩h支部書記莫斌理介紹說。多年前,發展什么樣的特色產業能讓村民致富增收,是擺在村黨支部面前的一大難題。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統一思想,組織村干部外出先進地區學習參觀,召開村“兩委”聯席會議、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座談會,集思廣益研究莫家村發展規劃。充分考慮后,大家決定成立合作社,與企業合作發展漁業養殖產業,將本村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說干就干!村黨支部將這個想法向全村公布。起初,很多村民持觀望態度不愿加入合作社,村黨支部便召開黨員大會發動村中黨員帶頭參加合作社。在莫家村的黨員大會上,成立合作社發展漁業養殖的意見提出后,黨員莫小付首先表態:“我同意,我愿意將自己的土地流轉,我相信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把合作社辦好,村里有錢了就能為村民多辦些好事,對大家都有利?!币粋€、兩個、三個……大家紛紛舉手表示愿意加入合作社。
2019年8月,由村黨支部領辦黨員參與的漁業養殖專業合作社注冊成立,通過雁山區農業部門的牽線搭橋,成功引進桂林的漁業龍頭企業桂林魚博士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共同出資集中流轉土地300畝,以“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村企合作經營模式發展漁業養殖,并建成連片生態魚養殖塘迅速投入使用,合作的第一年村集體就獲利30萬元,參加合作社的村民戶均增收在1萬元以上。這個利好消息一經傳開,許多村民就坐不住了、心動了,紛紛到村黨支部報名參加。經過幾年發展,莫家村的漁業養殖初具規模已達到1200畝,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價值。
村黨支部趁熱打鐵,依托桂林魚博士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池塘集裝箱生態循環水高科技養殖技術,又投資50萬元合作發展集裝箱養魚項目,實現節水節地、集約高效、生態環保的良好效益,該項目成為全國“池塘集裝箱生態循環水養殖模式示范基地”之一。目前占地約1200平米的40個集裝箱養殖場已經投入使用,年產魚達16萬公斤以上。2021年,莫家村僅漁業養殖項目就給村集體經濟帶來50萬元收入,村民戶均增收達1.5萬元以上,實現村集體經濟與村民雙增收的良好效果。
在漁業養殖合作收獲成功的同時,村黨支部再一次牽頭聯合村中致富能人組建了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引導村民積極開展蔬菜種植,定期邀請農業專家到田間地頭對村民在種植中遇到的問題做現場指導?,F基地全年蔬菜總產量1.3萬噸,蔬菜總產值2000余萬元,總純收入1000余萬元,僅種植蔬菜一項增加農民人均純收入達9000余元?;厥卟顺斯鹆质袌鐾?,同時遠銷粵港澳大灣區,大大提高了蔬菜生產的經濟效益,被評為桂林市無公害蔬菜基地,目前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達1500畝,形成了生態與經濟共融共生發展模式。
2021年,莫家村村集體年收入達60余萬元。在村黨支部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合作社開始成立,莫家村也開啟了探索專業合作社的“抱團”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