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的天峻草原,勁風呼嘯,寒氣襲人,天峻山白雪皚皚,布哈河蜿蜒曲折,到處一片寧靜祥和的景象。在青海省天峻縣縣委黨校,新到村任職的大學生和選任的村黨支部書記正在開展崗前培訓。“舟群鄉4個村黨支部書記均已由大學生擔任,超額30%完成目標。”舟群鄉黨委書記剛積善向上級匯報這一喜訊時,其他鄉鎮也陸續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越來越多大學生成功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為當地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過去的一年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對標青海省大學生到村任職行動要求,立足高質量抓好2026年村級換屆,對全縣10個鄉鎮、62個村的大學生情況開展全面起底摸排,建立村級后備力量人才庫,儲備457名后備干部。招聘34名大學生到村任職,推進村級人才隊伍建設向年齡結構優、學歷結構優、能力水平優的“三優”模式轉變。
“我從小在牧區長大,對故鄉很有感情。”快爾瑪鄉曲尕追村的新任大學生村黨支部書記才增措感慨萬千,畢業后一直在外打拼,想回鄉發展也一直沒有機會。“之前組織上找我談過話,希望我能回村效力,可一想到自己對村級工作毫無了解,心里便打起了退堂鼓。2024年11月,天峻縣公開選聘優秀大學生到村任職,在家人的支持、老書記的鼓勵下,我報了名并成功當選村黨支部書記。”
“我以前很喜歡和村里的叔叔們聊天,聽他們話家常,談對村里發展的意見建議。”織合瑪鄉吉剛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格知加措認為對村子里的事很清楚的,但真正參與到村級事務中才發現事情遠沒有他想的這么簡單。“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調解矛盾糾紛?怎么和群眾打交道、處理群眾反映的難點重點問題?這些都是我到村任職后要挑的‘重擔子’和要啃的‘硬骨頭’。”
大學生們有十足的干勁卻欠缺實踐經驗,老書記經驗十足但能力有限,為了精準破解“力不勝任”的難題,天峻縣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形成聯點領導、駐村干部、村黨組織書記+到村任職大學生的幫帶機制。圍繞村黨支部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鄉村治理、民族團結等牧區重點工作,組織34名新任職到村大學生、20名新任村黨支部書記及118名村“兩委”班子中的大學生開展任前培訓,助力到村任職大學生加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