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庫爾勒訊 (通訊員 馬蘭蘭)“去年銷售額達20余萬元,帶動我們兩個聯建村集體經濟增收11萬元,大家加油干,爭取今年突破30萬元大關!”臨近春節,走進新疆庫爾勒市阿瓦提鄉燈籠廠,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繁忙景象,小蘭干村第一書記艾孜買提·吾提庫爾正在為趕制燈籠的小蘭干村和吾夏克鐵熱克村村民加油鼓勁。
為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單一、后勁不足、造血功能欠缺等問題,近些年來,庫爾勒市實行“聯村共建 抱團發展”模式,引導各村從單打獨斗向抱團聚力轉變,以村村聯合、多村合作方式加快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成立“聯村共建 抱團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專項小組,依托農村集體資產“清化收”專項行動,聯動組織、發改、農業、財政等部門,對12個鄉鎮59個村資源稟賦、潛在優勢、產業現狀全覆蓋梳理盤點,統一建立臺賬,全面摸清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底數。
堅持村村抱團融合、分類開發原則,綜合考慮區域位置、資源類型、產業規模等因素,引導地理位置相近、農業資源條件相似、產業集群互補、村情文化相通的村,采取“1+1”或“1+N”聯合方式,確定固定資產投資型、股份合作拉動型、特色產業發展型、文旅融合帶動型等7類19項村集體經濟“抱團發展”路徑。
統籌聯建村資金、土地等資源,在發展條件成熟的村,跨村成立32家強村公司,帶動鐵克其鄉食用菌產業園、蘭干鄉食品加工小鎮等41個聯村共建產業做優,集體變強。借助生態旅游資源,通過“村集體+企業+農戶”經營模式,開發吾夏里露營經濟、吉格代鄉村巴扎、阿克東觀光采摘等“產業+文化+旅游”新興業態。以房屋租賃、土地承包、服務入股的方式,發展城郊村家具產業園、物流園、冷庫等實體經濟11個,助推6個結對村集體經濟增長910萬元。
截至目前,各村抱團實施集體經濟發展項目91個,2024年全市村集體經濟收入達7044萬元,同比增長12.86%,全面消除年收入20萬元以下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