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樣,出門腳不沾泥了!”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沱江鎮茫海洲村民伍炳物高興地對記者說。5月20日,該村駟馬井自然村4000多平方米通戶路正式完工,伍炳物家門前的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讓他家人今后出門不再“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至此,全村646戶入戶巷道全部完成,徹底改善了村民出行條件。
這是該縣實施農村巷道硬化工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江華大力實施農村道路“村村通”“組組通”工程,25戶或100人以上的自然村道路均已實現硬化,打通了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江華縣委、縣政府調研發現,各家各戶連接村主道的村組內部巷道路況參差不齊,是影響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一大“攔路虎”。2018年11月,縣里決定:拿出3000萬元設立農村入戶巷道硬化建設專項獎補資金,引導和推動各村組打通農戶出行“最后一米”。建設項目由村組自主申報,會同村民理事會摸清底子,編制方案,籌資投勞,組織實施,采取省政府確定的“四自兩會三公開”或以工代賑模式建設。項目經村自查、鄉鎮復核、縣級審核三級驗收審查,達到建設標準和要求的,由縣財政核撥獎補資金。
在實施過程中,江華進行統籌規劃,堅持巷道建設與整體改善相結合。以農村巷道建設為契機,扎實開展“五清五化”,動員群眾拆除破損房屋、旱廁等,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堅持巷道建設與傳承相結合。鼓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本地石板、鵝卵石、舊房青磚、紅磚等鋪裝人行巷道,對原石板路、古路修舊如舊,留住鄉情鄉愁,不能水泥硬化。沱江鎮山寨村把入戶巷道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把村組巷道建成了景觀路,還促進了村內廢舊土坯空心房整治,節約土地13畝,吸引了外來客商來村里建設生態農莊。
據江華鄉村振興辦介紹,截至5月中旬,全縣128個村已啟動巷道建設,其中67個村已完成,共修筑135公里26萬平方米巷道,2.2萬戶9.1萬人直接受益。預計今年上半年可完成全縣312個村11萬戶農戶的入戶巷道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