簕山古漁村是牛路村下轄自然村。地處廣西防城港市企沙半島中段東部沿海,三面環海,村內樹林清幽、礁石魔幻、風光旖旎,是一個具有獨特幽林、古堡、碧海以及淵遠村史文化的海岸小村。村內常住居民94戶344人,村民以“耕?!睘橹?,民風淳樸,生活悠閑。
近年來,簕山古漁村深入挖掘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以濱海休閑旅游為發展主線,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海水養殖、海洋捕撈等特色產業,引導村民開設農家民宿,全力打造有韻味、有顏值、有氣質、有文化的美麗漁村。去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00萬元,人均純收入2.5萬元以上。簕山古漁村被評為廣西五星級鄉村旅游區、廣西鄉村旅游重點村。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作為本地重點打造的鄉村自然景區,海水養殖和旅游給古漁村村民和村集體經濟持續帶來豐厚收入。但結合我到村一年半以來走村入戶的調查,目前,古漁村發展漸入“瓶頸”期:投入大、產出慢、發展后勁不足、傳統文化挖掘不夠、產業與市場對接能力弱等問題逐漸顯露。如何走好新時代共富路,充分發掘古漁村優質資源,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我有以下建議:
挖掘村落資源稟賦,推動產業多元發展。一是建設特色養殖基地,引進高效養殖海產品,豐富養殖種類,形成多層級多種類養殖,實現綠色、優質生態養殖的產業化發展模式。二是加大對傳統房屋、古建筑的保護力度,保持傳統村落勢原有風貌,開發具有鄉土韻味的特色民宿。三是深耕休閑農業,打造“鄉村休閑綜合體”,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四是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集育苗—養殖—捕撈—冷凍儲藏—深加工—交易為一體的全產業鏈,促進漁業轉型升級。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豐富文化新業態。依托本土節日民俗,深入挖掘古漁村傳統文化內涵,開發式保護民間手工技藝、戲曲曲藝、疍家文化、漁家藝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借助各類科技手段,探索古漁村潛在文化價值,推廣古漁村文化品牌,盤活古漁村文化資源,培育富于地方特色的活態漁村文化。通過開發休閑漁業、農家餐飲、手工作坊、農事活動等多種業態,順應文旅消費新趨勢,進一步激活、凸顯村落“原生美”。
做活做新農村電商,激發漁村產業新活力。借助“互聯網+”,把現代信息技術引入漁業發展各環節,推進線上線下產業和旅游深度融合,為消費者提供便捷舒心的產品和服務。構建海產品供應鏈體系,開展生產資料電商服務,為漁民提供優質、實惠、有保障的漁業生產資料,降低生產成本。運用網絡新媒體,開展旅游直播、景點展播、民宿體驗、精品線路推薦等營銷推廣,進一步提升景區吸引力和知名度。 ?。◤V西防城港市港口區企沙鎮牛路村黨總支部書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