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湖鄉,隸屬全國200個油茶生產重點縣之一——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近年來,長湖鄉堅持特色產業發展思路,因地制宜發展油茶產業,油茶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油茶產業已發展為長湖鄉助力鄉村振興、林業增效、生態改善的重要產業。
2024年,全國人均食用油消費量已達到29.3公斤,然而國內供給能力相對不足,進口依存度高而且渠道相對單一。為應對這一結構性矛盾,國家明確提出到2025年將茶油在食用油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從2%提升至5%的戰略目標。通過擴大油茶種植規模、培育木本油消費市場等舉措,將有效增強我國食用油供給安全保障能力。
將目光重新聚焦到長湖鄉,在發展油茶產業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難點。
首先是生產經營管理較為粗放。許多油茶種植戶缺乏科學種植技術的指導和應用。例如,在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憑經驗和習慣,忽視科學數據和標準。由于油茶種植投入大、耗時長、短期效益低及回報慢等特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戶對油茶種植的積極性,部分油茶林處于野生狀態。
其次油茶收成產量“靠天吃飯”。油茶生長生育期長、花期又較遲,受氣候影響較大,如遇秋季溫度低、雨霧日不利于昆蟲傳粉;油茶為常綠植物,容易遭受低溫凍害等自然災害,如2024年初的凍雨災害就對當年的油茶產量產生一定影響。
雖然茶油消費有逐步提高的趨勢,市場前景較好,但相較于橄欖油,國人對茶油產品知曉度總體偏低,社會認知度不高,與之相對應的是市場份額少,難以將油茶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難以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目前市場營銷渠道仍然比較有限。
針對這些問題,長湖鄉精準出擊,將難點逐個擊破。
為解決過去油茶產業發展中鏈條相對較短,主要集中在種植和初加工階段,缺乏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問題,長湖鄉引入湖南雅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山茶油種植、工藝研發、壓榨生產、日化保健美容油茶制品研發產業鏈不斷延伸。
同時,通過“強湖農業”龍頭企業示范引領效應與行業協會統籌協調功能,構建貫穿油茶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發展體系,建立健全長效利益共享機制,推進“種植—生產—倉儲—加工—銷售”全鏈條深度融合,從而提升油茶產業集約化經營水平和市場風險抵御能力。
最后是發展多渠道營銷,持續加大對“巴陵籽”“長湖山”等特色茶油品牌的宣傳力度,從營養價值、保健功效等維度深化群眾認知。同時,積極籌辦油茶文化活動,推廣“科學用油、健康膳食”理念,將“少油、優油”的健康消費觀念融入公眾日常生活,線上線下多方營銷。 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長湖鄉長湖村黨總支書記助理 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