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午夜_久久爆操_久久高清免费视频_久久精品_99亚洲精品_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河北平泉市嘎海溝村黨支部書記王海:改變落后村面貌的返鄉能人
2019-09-02 14:54:00  來源:河北日報  作者:李建成 陳寶云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近日,嘎海溝村黨支部書記王海(右)到村民孫淑梅家了解葡萄種植和銷售情況。 記者 陳寶云攝

  

  山下有大棚、山上有林果,如今的嘎海溝村發展步入快車道。 通訊員 梁杰平攝

  

  “要不是樹苗不太好買,今年黃瓜棚都要改成櫻桃棚。”種了十幾年黃瓜的平泉市榆樹林子鎮嘎海溝村村民王福海,最近下定決心要和“老伙計”黃瓜說拜拜。

  榆樹林子鎮黃瓜年交易量40萬噸,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黃瓜小鎮。王福海有3個大棚,每年純收入至少15萬元,銷路不用愁,收入有保障。曾“兩耳不聞棚外事,一心只念黃瓜經”的王福海,哪來這么大的折騰勁兒?

  這事離不開返鄉能人、嘎海溝村黨支部書記王海。

  嘎海溝村是冀北山區的一個小山村,山多地少、產業薄弱,是榆樹林子鎮的一個落后村。2015年,王海從城里回村任職后,編村歌、定村訓、聚民心;流轉土地、開墾荒山、謀劃產業。現在,嘎海溝村成了“明星村”。

  小山村為啥要升國旗

  近日,嘎海溝村千畝大棚園區旁的小廣場上響起國歌,20余名村民舉行田間升國旗儀式。他們凝視緩緩升起的國旗,場面莊嚴隆重。

  “每年‘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節日,村里都要舉行升國旗儀式,就是為了讓大家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王海說。

  59歲的王海,年輕時就舉家進城,成了一名糧食部門職工。2005年下崗后,王海搞起農業種植,靠“南姜北種”發家致富。

  鄉親們覺得王海是個能人,都希望他回村。2015年,王海回村并被選為村委會主任。“既然大家相信我,我要對得起這份信任。”王海下定決心,要讓嘎海溝村變個模樣。

  發展產業、強村富民,上任伊始,王海準備大干一場,結果卻遭了當頭一棒。為流轉土地搞產業,因為幾棵樹補償問題,產業發展不僅擱淺,他左手小指還被一位村民打骨折。

  王海意識到,強村不先強志,等于沙地起樓。不抓黨建、筑堡壘,再好的法子,都是紙上談兵。

  2016年,嘎海溝村組建國旗班,許多人都說王海是務虛。“是誰帶領咱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是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把大家匯聚在國旗下,凝聚起干事創業的決心和信心,發展才有不竭動力。”王海有自己的想法。

  “通過升國旗儀式,把大家聚到一起,大伙兒一起分享種植經驗,交流最新惠民政策,增強了集體意識。”王海擔任護旗手,每次手持國旗,他心中都會油然而生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

  去年11月,村民于名生的大棚水源不足,加上勞動力緊張,黃瓜秧旱得耷拉著腦袋。王海組織黨員,為于名生的大棚安裝滴灌,定期澆水,黃瓜秧重煥生機。

  “百姓有困難,黨員來幫忙。這話,我真信!”于名生說。

  王海自己出資近30萬元,建起了村民多功能活動大廳,定期邀請農技專家前來授課,定期組織文藝活動、評議村情村事。小村莊有了村規民約、村歌村訓,這些點點滴滴不斷浸潤百姓心田。

  群眾心齊了、心順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在村民心中形成了。“今年山上坡改梯項目修路時,占地29畝,沒有一戶村民提出要補償。”王海說。

  蔬菜大棚為啥越建越多

  榆樹林子鎮是遠近聞名的黃瓜種植大鎮,但嘎海溝村種黃瓜的村民沒幾戶。

  “以前只能到鄰村建大棚。”村民于久水說,嘎海溝村各戶的地東一條西一塊,建個大棚要找10多家商量,有一家不同意,棚都沒法建。就算說通了,如果用10畝,最后邊邊角角加起來,要租20畝,成本太高。

  “一個大棚能吃好,兩個大棚能養老。”王海說,發展設施農業是嘎海溝村見效最快、風險最低的項目。戶對戶租地繁瑣,土地利用率低;大規模建棚,許多村民又資金短缺。為加快產業發展,王海決定統一流轉1200畝平地,個人先出資建設蔬菜大棚,以成本價出售或出租形式,帶領村民發展設施農業。

  “以前也不是沒想過統一流轉土地,但除了資金問題外,遷墳是最大難題。”嘎海溝村村委會副主任王樹新說。

  為了能夠說動村民遷墳,王海挨個到墳前磕頭,挨家挨戶去做工作。王海住在村部,忙起來經常吃不上飯。他血壓高,白天工地上忙,晚上到醫院輸液,第二天接著干。

  王海的真誠感動了村民,遷墳的事解決了。縣里還扶持修建了水電配套設施。2017年,125座大棚拔地而起。如今,陽光照射下的連片白色大棚就是嘎海溝村發展的希望。

  種植園區建成后,王海又實施新計劃:“種黃瓜雖穩,但地里要想長出更多金豆豆,就必須調整種植結構。”

  調整結構,要先換腦。王海個人出資帶領大伙兒先后去北京、秦皇島、大連學習大棚種植經驗。

  “這幾次出去考察,真是大開眼界。”王福海說,去年從大連回來后,他投資14萬元,將兩個黃瓜棚改種櫻桃,選的種了5年的樹苗,當年見效,從栽種到摘果,僅100天,每個櫻桃棚收入4萬多元。

  村民孫淑梅則建起了葡萄棚。身有殘疾的她,在村里聯系的專家指導下,把葡萄種得串大味美。“一斤最低18元,現在采摘要預定。”孫淑梅高興地說。

  “以前嘎海溝村沒啥可說的,現在不一樣了。”附近的宋營子村村民張廷選說,如今他經常去嘎海溝村取經,去年他把一個黃瓜棚改種了櫻桃,今年他還要擴大規模。

  短短幾年時間,嘎海溝村的人均收入由原來的每年7200元增長到了17200元,70多位村民還拿到了中專畢業證。

  帶村民致富的腳步為啥總不停歇

  嘎海溝村的溝溝岔岔,王海都走了個遍。大家說村里最屬王海種地不著調,天天忙大伙兒的事,他家的大棚卻雜草叢生。

  對這一評價,王海笑著說:“基本屬實。”

  最近,王海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大棚園區西北側的“無名山”。沿著正在硬化的盤山作業路上去,看著錯落有致、栽滿蘋果樹的梯田,王海興奮地像個孩子:“以前這里全是荒山,去年坡地改梯田1100畝,栽植了蘋果樹1.8萬株。山下有棚,山上有果,幾年后,嘎海溝村就變成‘花果山’了。”

  2018年,唐山市玉田縣提供700萬元幫扶資金,用于嘎海溝果蔬基地整村推進示范工程。項目建成后,可通過入股分紅或直接參與入駐園區等辦法,帶動本村及周邊貧困戶在不離土、不離鄉情況下穩定脫貧,項目年凈產值預計達1900萬元。

  大棚園區有了,果園有了。親戚朋友勸王海,該放慢一下腳步,緩緩勁兒再沖鋒,可王海沒聽勸。發展鄉村旅游,又被他提上了議事日程:“果園正在修的5公里山路旁,要全部鋪設梯田護坡草坪磚。摘果賞景,要成新景點。還要給‘無名山’取個好聽的名字,要把更多人吸引過來,使百姓人人有產業、人人有事干。”

  把產業做強,是王海的一個目標;把嘎海溝村變美,是他的另一個目標。王海說,目標雖遠,但他會和鄉親們一步步實現。

責編:車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区影院 |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 好看毛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 黄视频在线 | 日本免费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在线看| 免费黄色大片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 成人av高清 | 国产精品国产 | 噜噜噜噜狠狠狠7777视频 |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网站 | 91.成人天堂一区 | 91视频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一区 | 一区二区在线 | 午夜影院在线 | 国产麻豆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成人av网站 |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自拍 | 欧美日韩一区在线 | 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在线中文|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网站高清观看视频 | 欧美freesex| 国产日韩精品入口 | 成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黄色 | 麻豆自拍偷拍 | 精品视频久久 | a国产精品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 免费av片在线 | 精品国产成人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久久爱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