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是一份向全黨全國全社會發出的再動員、再部署的行動指南,是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發出的總攻新號令。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伊始,大荔縣委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研究部署疫情防控總體戰,號召全縣各級黨組織、廣大共產黨員提高站位,把疫情防控的戰場作為黨性鍛煉的考場,堅守崗位、勇于擔當,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以忠誠踐行初心使命,切實做到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斗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鮮紅旗幟。1月25日,縣委組織部派出11名組工干部和51名鎮(街道)干部分工包聯,全縣114名駐村第一書記第一時間帶領駐村工作隊深入包聯村,團結帶領村“兩委”干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切實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在防疫和扶貧中“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尖兵作用。
疫情中的“沖鋒者”
帶頭織密疫情防控網。特殊時期,方顯勇毅和責任擔當,作為黨員、作為老兵的老轉說,“戰場既是踐行初心使命的最好考驗,也是檢驗駐村干部的本領和駕馭能力。”他聞令而動趕赴主戰場,同村“兩委”干部和志愿者一道,身先士卒,以自身的模范行動詮釋了“我是黨員,跟我來,我先上”誓言,把使命放在心里,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任務落實到崗位上,讓黨徽在疫情防控一線熠熠生輝。
春節期間,中共陜西省委政策研究室駐柳池村第一書記老轉帶著組織的重托,家人的厚望,村民的期望,毅然奔赴戰“疫”前線,火速從西安返回駐村崗位,“有沒有湖北返鄉人員”“有沒有發熱、咳嗽不斷的村民”“一定要用好村里大喇叭,宣傳好疫情防控知識”“重點關注老人、貧困戶生活用品儲備”……這是老轉之前一直電話中所重點叮囑的。
“召開村組干部會議,部署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充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駐村工作隊協助村‘兩委’干部做好返鄉人員排查登記”……老轉和村“兩委”干部結合村里實際情況,在村道口設立卡點,嚴格執行卡點24小時值班制度,建成黨員示范崗和志愿者示范崗,嚴控人員進出,守護群眾安康。建立網格員制度,將全村劃分為1個大網格,3個中網格,6個小網格,老轉和村“兩委”干部、黨員志愿者對全村288戶1100人采取網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對摸排出的21名外省返鄉人員重點關注并實行動態監測管理。
“疫情特殊時期不串門、不集會、不聚餐,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老轉和村“兩委”干部通過村響大喇叭、車載音箱、微信群、懸掛橫幅、張貼海報等方式,大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注意事項,引導村民延辦喜事3起,有效避免群聚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
“急群眾之所急,疫情就是命令。”急需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一刻不容耽誤,老轉及時向單位匯報,作為后盾的省委政研室很快為疫情卡點送去價值3000余元的生活物資和各類防疫用品。老轉又想方設法自費購買價值1000余元的口罩和84消毒液等急需的防疫物資,村民老梁捐1000元、老王捐1000元等等自發自覺主動捐錢捐物……共克時艱,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保障。
“疫情防控這些日子也挺讓我感動的,春節期間,自己從西安回村是有準備的,來時帶了一些岳母烙的餅和網購的米粉、牛肉粉和方便面等戰‘疫’物質,有時順便從田間拔點野菜一煮,就把自己打發了。村民看我連續10多天都吃這些,蔡奶奶、李姨、王叔等就從家里端來了自己做的餃子、菜盒及油潑面等,再怎么推辭,再三重申駐村工作隊的紀律,她們還是執意放在村部就走,這既讓我感動又很為難,覺得自己只是做了份內的事,村民就這么掂記著。”老轉自豪地說,你對村民怎么樣,大家心里都亮堂著呢。
村民說,“為了我們安康幸福,過年你就來了,撇家舍業的,吃點家常飯違反啥紀律,不吃我們還不認你這個第一書呢。”“實在拗不過,最后,我都折價進行了相應的補償,畢竟這代表省直機關黨員干部的形象,這是紀律也是一面鏡子。”老轉幸福感滿滿地說。
攻堅中的“領頭雁”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脫貧工作靠不得、等不起,在確保疫情防控工作不松勁的同時,穩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組織引導群眾有序返崗復工復產,堅決打贏戰“疫”和戰貧“雙勝利”。”老轉充滿信心地說。
隨著全縣復工復產工作的有序推進,老轉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協調村內招牌家樂——柳池聚賢莊“九品十三花”盡快開工營業,幫助他們聯系職能部門、張貼宣傳海報,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這不,走進“2019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柳池村,正趕上聚賢莊的曹經理拎著打包的“辣子雞”去送外賣。他高興地說,“我們從2月29日開工,為更好保障舌尖上味蕾新鮮度,采取線上線下銷售,這一天能有15單1500元左右,現在可以達到40單5000元左右。人氣開始慢慢恢復,相信很快就會再現往日爆棚的場景。這些沒少讓老轉和村干部費心,試營業以來,他們第一時間來到農家樂查看防疫措施是否到位,如何利用好微信、公眾號等功能,多措并舉拓展線上線下訂餐量等等,提了不少好的建議。”
復工復產以來,老轉協助村“兩委”干部為復工復產人員開具證明,深入村民家中摸排統計務工需求。按照“先內后外、自愿報名、梯度解決”的原則,引導建檔立卡貧困戶從便于照顧家庭、節省外出開支等實際出發,與本地企業簽訂勞務合同,提早進入務工狀態。截止目前,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和朋友圈以及村部張貼招聘信息和上門宣傳等方式,已幫助貧困戶15人在村附近就業,幫助24人順利返崗。
正值春耕備耕黃金時期,老轉結合村里實際,審時度勢,提前謀劃,與村“兩委”干部商議重新調整完善2020年扶貧項目年度實施計劃,穩步推動農業產品改良和產業扶貧項目建設。在對接上級扶貧項目的同時,積極向室里申請扶貧產業園建設資金,很快單位資助的5萬元資金到賬,產業園內6個果疏暖棚已經開工。積極鼓勵貧困戶參與特色水果種植,對閑散土地進行資源整合,有計劃調整產業結構。截至目前,村里流轉土地120余畝,新增暖棚冬棗10余畝、葡萄等雜果30余畝,為村民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疫情防控期,村民不方便出門購買農用物資,但眼下春耕在即,耽誤不得,老轉及時了解農資產品銷售、物流派送等情況,通過和村里銀川農資配送點聯系,做到提前備貨、微利銷售、線下配送等模式,帶領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當起了“農資服務隊員”,把春耕農資肥料運進村間地頭、送肥到戶,保障村民順利復耕復種,村民直夸老轉是個“及時雨”。
在村民老王的暖棚里,“天氣變暖了,春天風大,暖棚冬棗要注意防風害,適時打開棚膜,形成空氣對流,確保棚體設施完善。萌芽前后及蕾期要增施微生物菌劑為主的速效肥,增加樹體營養,提高樹體的抗性……”這是老轉在和棗農交流冬棗管理技術。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中,老轉說,“按照大荔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沖刺十大行動”實施方案和鎮里具體要求,以責任之心、必勝之心,堅決扛起脫貧攻堅主體責任,爭分奪秒、倒排工期,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通過入戶走訪,對全村17戶63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開展全面排查,按照“兩不愁三保障”和“八個一批”政策及三排查三清零”標準,對已脫貧的16戶和1戶未脫貧戶認真查漏補缺,發現一項及時清零一項,確保已脫貧戶不返貧、未脫貧戶如期脫貧;對1戶2人“邊緣戶”,開展監測預警,及時提供針對性幫扶,確保不致貧;對1戶5人低保戶危房改造,在全力跟進做好思想轉化工作的同時,協調住建部門及時跟蹤做好后期房改準備,鼓勵建檔立卡貧困戶克服眼前的困難,堅定信心,做創造新生活的強者。”
之于老轉個人,從部隊到地方機關單位,再到農村基層一線安營扎寨穩下心來,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導,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要求,緊密結合各級黨委政府關于精準扶貧的政策舉措,牢牢對標對表“兩不愁三保障”、“八個一批”和“六個精準”標準,協調解決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發展難題,發揮黨建引領、選準配強人才、發展產業扶貧和壯大村集體經濟……有效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在歷任第一書記團隊和村“兩委”干部接續努力下,帶領黨員群眾積極行動,克服重重困難,先后協調籌措資金300余萬元,為村里安裝太陽能路燈200余盞,打造水泥生產路1.6公里、固化砂石生產路2公里、整修排堿渠4公里多,栽各類綠植花卉1000棵(株),清理垃圾200余噸,清理污水溝4000余米,改水288戶,改廁200多個,拆除養殖場10000多平方米。以“聚賢莊”為龍頭的農家樂年營業額達500多萬元,聚賢莊招牌菜“九品十三花” 成為柳池村一張名片,馳名省內外。這個以雜果種植的旅游村,2019年冬棗種植面積突破100畝,僅雜果一項年收入達500多萬元。柳池村貧困人口從2015年的17戶63人減少到2019年的1戶5人,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從原來的3100元增加到6400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16500元。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作為“2019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家森林鄉村”、“省級旅游示范村”……老轉若有所思:“如何把柳池村的‘美麗、旅游、振興’等濃烈氛圍營造出來,讓全體村民真真切切地口袋更鼓、村莊更美、產業更旺、生活更紅火,這是下階段工作的當務之急。要進一步將脫貧攻堅需提檔升級的雜果產業、農家樂、產業園建設等發展項目提質增效,有計劃地做好與鄉村振興的銜接;注重從優秀黨員、退伍軍人、返鄉大學生、致富能手中選拔培養優秀人才,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建強建好基層這個戰斗堡壘,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講好柳池村孝道德故事,傳承好孝道德文化等等,堅持軟硬件同步抓,實現產業、人才、生態、組織和文化的全方位振興,確保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一盤棋、一體化”式推進。”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歷史從來都只垂青那些弄潮兒和實干家。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榮辱,小到一項改革的成敗進退,但凡得到時間肯定和獎賞的,無一例外都鐫刻著“敢為人先”的烙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第一書記作為戰“疫”的主心骨、戰貧的“領頭雁”,打贏脫貧攻堅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只要自己“穩住神、靜下心、沉住氣、腳下力”,用“初心”書寫戰“疫”戰貧的春天故事,用“使命”詮釋“信仰”的力量,拿出“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磅礴斗志,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戰“疫”之勝利的曙光很快到來,脫貧攻堅任務一定能夠高質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一定能夠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