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3日
他,沒有偉岸的身軀,沒有過人的才藝,但在扶貧崗位上一干就是五年,無怨無悔,奉獻自己的光和熱。他就是羅九村扶貧工作隊隊員——袁朝清。
袁叔叔是2015年賓川縣煙草公司下派到羅九貧困村的駐村工作隊員,最開始的工作隊只有他一個人,一個人入戶,一個人了解村莊情況,一個人幫助農戶解決問題。到后來扶貧任務加重,2016年煙草公司加派人手,加上我,我們工作隊,終于從一人變成了三人。在這個隊伍里,袁叔叔無疑是個好老師。在他的講解下,我對羅九村的村情、貧困程度有了初步認識,在往后的入戶過程中,他常常現場教學,讓我加深了對貧困戶的印象,利于扶貧工作的開展。
袁叔叔對待工作細心嚴謹。從接觸扶貧開始,他就教導我,干工作要認真,細致,秉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計算貧困戶的收入,不能隨意增加,數字脫貧。每次入戶,他都隨身帶一個小本子,在和農戶的聊天過程中,把有用的新消息記錄下來,五年過去了,他的小本子換了一本又一本。在計算掛鉤貧困戶的人均年收入時,他總是先查看貧困戶去年的收入情況,然后去農戶家里,詢問今年的收入,了解今年遇到的難題,并努力幫助其解決,促其增收。在計算過程中,他總是算了一遍又一遍,力求人均純收入的準確。
袁叔叔是一個有奉獻精神的人,羅九村是一個山區貧困村,出入不便,我們一周回一次家是常態。袁叔叔的兒子由于工作原因,長期不在家,家里老伴一個人帶著兩個小孫子,要接送幼兒園,又要照顧家里日常生活,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每次老伴打電話來抱怨時,他只是抽著煙沉默。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兒子親自跑進山來接他出去,后來才知道,是他老伴闌尾炎,但由于脫貧工作正到關鍵階段,他一直沒時間出去,最后兒子急了,只能專門跑一次,把袁叔叔接出去照顧老伴,我們以為,這次,他大概要申請回去了,但袁叔叔回來還是一門心思干工作,只不過,比起以前更加沉默了。我們知道,他也想回去,在退休的年紀陪著老伴,領著孫子,但是他放不下羅九村的扶貧工作,離2020年只有一年的時間,在保證穩步脫貧的基礎上幫助貧困戶致富,這是一個難題,需要工作隊和村委會共同商討,出謀劃策,這時候缺了誰都不行,就這樣,袁叔叔頂著家庭的巨大壓力留了下來,繼續在崗位上散發光和熱。
現在,袁叔叔坐在我對面寫駐村日記,記錄今天的村民糾紛調解情況。我陷入沉思,他讓我敬佩的不僅是他在扶貧崗位堅持了五年,更多的是他細心嚴謹,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精神。 (作者為云南省賓川縣羅九村委會大學生村官 沈進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