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宜聚則聚、宜轉則轉,因地制宜推進鄉村建設,整治提升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快現代化園區建設,用好“大起底”成果,強化畝均投資論英雄、畝均產值論英雄、畝均降耗論英雄的導向,先行先試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推行“區域評估+標準地”模式,大幅提高入園產業項目能效標準和產出水平,加快退出限制產能,堅決遏制“兩高”項目低水平盲目發展,全面提升園區產業集中度、承載力和綠色化水平。
加快推進農牧業規?;a業化、品牌化。錨定由農畜產品產量大區向農牧業產業強區轉變的目標,在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做強做大企業上重點發力。今年要抓好四件事。一是穩產保供,糧、畜要穩,豆、奶、肉要增,糧食產量穩定在780億斤左右、牛奶產量提高到785萬噸、肉類產量增加到300萬噸,往“中國碗”里多裝糧、裝好糧、裝好奶、裝好肉。二是夯實基礎,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支持興安盟國家級現代畜牧業試驗區建設、巴彥淖爾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烏蘭察布打造馬鈴薯產業發展示范區,全區新建高標準農田395萬畝、種植優質飼草300萬畝,新增設施農業20萬畝,建設奶牛規模化養殖場58個,創建肉牛肉羊標準化示范場800家,著力提高畝產、提高效益。三是育企延鏈,要推動農牧業適度規模經營,想方設法培育龍頭企業,既要支持像伊利、蒙牛這樣的大企業“雙牛鼎力”,也要支持更多乳企、肉企、薯企、絨企在千里草原“百花齊放”,全力推動乳肉薯絨產業鏈做大做強,將玉米千億級產業做精做強。四是培育品牌,加強“蒙”字標品牌打造,把更多好產品做成好品牌、做出美譽度、占領大市場,讓“千里草原、萬頃牧場,生態內蒙古、綠色好味道”越唱越響亮。